在西安的市场上企业品牌vi设计给谁看? -ag8九游会

在西安的市场上企业品牌vi设计给谁看?

2019-11-28

关于品牌的定义,从我认识这个词开始,就有了无数的答案,品牌到底是什么?大卫·奥格威说过:“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这个定义其实太专业,也太复杂,那么我们再换一种问法品牌属于谁?很多人都会说,品牌是属于企业的,也有人会说,是属于企业boss的,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最重要的价值之一,用现在的话说,是企业的软实力的呈现。而奥格威对此问题也有过定义,他说:“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者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通俗讲,说得就是品牌是企业和产品在消费者头脑中形的印象,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品牌联想。要是这样去理解,品牌应该属于消费者,没有消费者,也就没有品牌。

 

6.jpg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品牌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甚至是大boss一个人说了算,对消费者始终保持封闭态度,他们为维护企业的形象很多时候都会操纵媒体、监控消费者,并会暗箱处理,可谓是处处小心,如履薄冰;但也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则将品牌还给消费者,他们对消费者保持开放态度,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消费者面前展现,他们欢迎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并会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处理。

 

将品牌还给消费者,还是企业自己持有,在现代这个信息极速跳变的时代里,尤为重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成功的品牌是如何做的:我们熟知的可口可乐品牌,它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将品牌放到消费者手中。 2013年,可口可乐在中国推出亲昵称包装,在每瓶可口可乐瓶子上都写着“分享这瓶可口可乐,与你的某某某。” 这些昵称有白富美,亲,高富帅,拍客,纯爷们,有为青年,老姐等等。这种昵称瓶迎合了中国的网络文化,使广大网民非常亲近。不少人在买可口可乐时会根据自己的特质来购买符合自己的昵称,下意识地把昵称可口可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可口可乐用这种形象化的瓶子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每一个拿到自己专属昵称瓶的消费者都认为自己拥有了这个品牌。

 

麦当劳,作为一家为大众熟知的快餐品牌,在加拿大有一个名为“our food, your questions”的bbs,这是麦当劳加拿大开设的一个可以询问关于麦当劳任何问题的网络沟通平台,据报道, 2012年有人在这个社区提了一个有点难以回答的问题:“what does yourfood look different in the advertising than what in the store?(为什么在快餐店的汉堡与麦当劳广告中得汉堡不一样?它为什么没有广告中看起来诱人?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看一看麦当劳是如何回答的呢?他们为此专门拍摄了一个视频,在这个视频中详细的记录了广告中的汉堡是如何一步步制作出来的,包括看起来馋涎欲滴的番茄汁是如何用针筒一点点弄上去的,包括后期专业的ps绘图软件计算机处理。这段视频上传到网站公开后,立刻引起关注,并迅速获得广泛转阅。大部分人看了这段视频并没有责怪麦当劳,反而为麦当劳的开放、坦诚做出高度评价。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多,当然麦当劳都是这样的开放的心态给予了解决,正因为这种开放、坦诚的态度,麦当劳使消费者有种归属感,让消费者感到品牌属于自己。因而在2012年央视315晚会上当cctv曝出麦当劳问题后,大批消费者在网络上大部分人都支持麦当劳,为其免费公关,使麦当劳安然度过危机。

 

还有最近cctv报道星巴克中国产品价格高于国外问题,此问题立刻引起关注,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对星巴克的价格策略讨伐,相反,他们跑到社交网络上声讨央视滥用公权的行为。星巴克在这次危机中毫发无损,而这同样有赖于星巴克品牌属于消费者的理念。

从这些成功品牌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一定要将品牌交到消费者手中,因为他们才是品牌的真正主人,么如何让消费者拥有品牌?怎么做才能将品牌还给消费者?

 

必须有高度开放的态度。对于一个成功的品牌一定要在这个信息流通迅速的开放社会中保持高度开放的态度,在开放的环境中,消费者会为企业指引道路,也会为企业的错误指点方向。记得2011年3月,罗永浩等西门子冰箱用户因冰箱门关不严维权3个月,并在西门子公司北京总部现场砸了3台冰箱,西门子在冰箱门事件中就曾意图在封闭的环境下解决自己的危机,不想它遇到老罗这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主,当其问题已经在社交网络上广为人知的时候,西门子竟然还不拿出开放、坦诚的态度,依然意图在封闭的环境下私下解决,结果使危机大幅蔓延。封闭的品牌妄图控制消费者,实质上永远达不到消费者的内心。而抱持开放的品牌,则会与消费者融为一体。

 

创造参与分享机会。每一位消费者,都对品牌有着足够的信任或喜爱,他们时刻准备着为品牌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企业设计一项任务让消费者参与其中时,他们必然会积极参与。只有让他们时间经常参与其中,消费者才会觉得自己就是品牌的拥有者。

 

时刻培养消费者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文化的认可和依赖,知名品牌苹果自诞生那天起走的便是高端路线。苹果长期坚持近乎完美的产品设计和情的体验式的销售终端,使其获得得了很多中高端消费群的认同,感受到拥有苹果产品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一种自豪感的体现,尤其是这些消费者与拿着其他品牌产品的人站在一起的时候,心中的归属感尤然而生。苹果培养的消费者文化,便是一种追求完美产品体验和优质情感服务式体验的人群形成的一种文化圈层。还有国内知名的的品牌是小米,它基于“为发烧而生”培养的“发烧”文化同样获得了一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同,这些消费者时不时参加小米线上线下的活动,自愿参与miui系统的测试,为小米设计手机壳或者主题,他们俨然把小米当成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这就是消费者文化,也是品牌文化。

 

如今,在我们进入全面的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后,网络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开放、使我们的参与、分享行为更加便捷与普通,而品牌必将也要随之保持这样的开放,分享与参与。品牌到底是属于企业?属于boss?还是属于消费者?这个问题,相信一直都有标准答案。

d1b492c0a1c964925241974c309a197.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9-82537786

网站地图